唐.德里羅的《大都會》雖然是在2003年出版的,不過,任何經歷過2008年「金融海嘯」與2011年「佔領華爾街」運動的讀者應該都會發現,小說的場景與情節片段是如此似曾相似,彷佛小說家有預言能力似的。當然小說家並沒有。德里羅在《大都會》雖然勾勒了一個華爾街金融專家生命最後一天的故事,但整本小說終究是以後現代的技巧寫作而成,情節片段而零碎,主人翁的日常處境,就是一整天坐在豪華加長禮車裡、惦記著要去理髮,只不過陸續遇到交通管制、示威抗議、暗殺威脅和投資崩盤,於是整輛車漫無目的地在紐約街道上繞,各式各樣的配角上車下車。當然,主角自己也上車下車,只是,又不同於《等待果陀》裡始終沒來的果陀,《大都會》的結局很有點「末世」與「異境」的荒涼之感,或者可以說是一種後現代技法的存在主義氛圍。

歸根結底,好的文學不在於能否準確預言,也不在於對過去進行解剖、詮釋,而是端看其是否能夠提出具有洞見的想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rjwebwldfbdv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